台灣正是有一流的人才投入,才能把二流工作變成一流產業。
最近有教授說,台積電是「用一流人才做二流工作」,馬上引起正反方的熱烈討論,其實這個說法只能算是半對,或者該說,要不是台灣以前用一流人才做二流工作,也無法達成現在在先進半導體產業幾乎達到獨佔的狀況。
這幾年來,不論是韓國、中國甚至新加坡,都不斷的想要從台灣挖走半導體人才來提升自己國內的技術,但最後都沒有成功。中國不用說,新加坡最後也選擇退出半導體產業,現在剩下韓國還在苦苦追。我甚至認為,未來幾十年也很難再有第二個台積電出現,講更精確一點,很難有人再複製台灣的成功經驗。
這個教授的文中講到一個重點,在國外,能夠拿到台灣清、交這種等級學位的人,沒有多少人願意投入製造業,多是進入動腦的IC設計業裡去。可是沒有製造這個環節,設計都是圖紙。
但台灣不同,台灣就是因為最頂尖的人才都願意實際進入生產前線,才能夠保證台灣在製造方面不斷達到頂尖、世界無人能及的水準。也許幾十年前,這些人才確實是大才小用沒有錯,可是一直演進到今天,台灣擁有世界唯一的極精密半導體製造,掌握全球科技的命脈,這些人還能說是大才小用嗎?
台灣的科技產業發展先苦後甘,在過去大談品牌、設計的年代,台灣還是默默守著製造業沒有放,直到大家都認為製造業不夠賺錢,紛紛離開之後,突然發現只剩台灣有這個能力製造,風水輪流轉,變成品牌端反過來求製造端。
不只是半導體產業,在很多領域,台灣的製造業默默成為世界頂尖,正是因為有這些人才把二流工作變成一流的產業,所以「人」才是台灣最寶貴的資產。
——
【加入我的Line,讓我們隨時保持聯繫!】
https://reurl.cc/e81XbR
【觀看更多精彩影片,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】
https://reurl.cc/7oQVZk